過去,現在,未來,三者的關係為何?

應該多數的人都認同,因為過去如何如何,所以現在是怎樣怎樣,而未來便是安怎安怎。

在15號薪能量的創造財富中,老師提到隨身碟的例子,而耶摩並不是第一次聽到,不過是在剛剛洗澡時,突然想了一些東東,而在近…五年來吧,陸續聽到幾位老師,都建議耶摩把想到的東西,寫下來、記錄下來…只是耶摩一直不當一回事,一來…畢竟自己懶…二來嘛…嗯…想過就忘,所以也從沒做過,現在…試著做做看。

用些科技產物,解釋過去,現在跟未來的關係。

有個概念,是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存在的,這或許有人清楚,也可能很多人覺得模糊,所以,用隨身碟來解釋一下,其實電腦硬碟也是啦。

在隨身碟裡,當我們在幾天前或幾年前,儲存資料檔案,而這些資料,會以0101的位階存在,這是為過去,而當我們打開資料檔案時,正在使用的當下,是現在,而在離開後,不繼續使用,放著,過個幾天幾年後開啟的檔案,是為未來。這樣的邏輯概念,大家應該都懂的。這裡就不多解釋了。

因為過去如何如何,而造成現怎樣怎樣,相信…這個點上,大概也不會有什麼人有疑問。而…改變現在,能夠改變過去,這點大概會讓人比較模糊。

當之前的0101訊號被我們做修改後儲存,我們是做著現在的事,但改的卻是過去的資料,是幾天前或幾年前儲存的資料,這樣的說法不見得是對,只是為了讓人比較容易了解。

而現在怎樣怎樣,所以未來便是安怎安怎,理論上是對,但實際上也並不是那麼的絕對,既然改變現在會改變過去,那麼…又怎麼知道,在未來的某些時刻,我們不會去做改變呢?

講過去、現在、未來,就耶摩學到的一個論點是,當下是威力之點!!就在此時此刻,我們可以去改變過去,去創造我們想要的未來,而當我們活在當下的同時,曾經的過去跟可能的未來,已經同時存在了。就像我們在隨身碟儲存資料的同時,已經改變了他原先沒有資料的過去,跟創造出存在著我們儲存的資料的未來,也就是當我們不去變動的話,隨身碟裡的資料,在五天後,五年後開,還是現在我們所儲存的資料。

雖然我並不太清楚我幹嘛po這篇文章…單純只是因為要睡覺,然後跑去洗個澡時想到的,而在po文的同時…嗯…還不錯,自己對這樣的一個概念更為清晰了。

另外一個在洗澡時想到的東東,很多人對於對或著錯,有很強烈的…那個怎麼講…分辦心?對與錯,那麼重要嗎?你的對,相對於別人來講,就是別人錯囉,別人的對,相對於別人來講就是你的錯囉,在對與錯之間,我們執著的,是什麼呢?

在洗澡時,我想著,當我學到的東西,是我認為對的的時候,在跟其他人溝通時,認定他人是錯的,但…真的是對方錯嗎?難道…不會是我學到的東西是錯的嗎?而我學到的東西,是覺得別人應該要修改的時候,我…應該去告訴對方怎麼改嗎?基本上,說與不說,都對,前提,在於我們對自己要夠了解。

當我們知道,我們內心有聲音,要我們一定要講,這時我們要信任內心的聲音,去講,當我們雖然覺得對方應該修改,但…沒有那種想講的衝動,這時,我們也要信任,本源的力量,是為了給予對方最好的結果,所擁有的一個過程。

前面講到當下是威力之點,改變過去跟創造未來,都是在當下完成的,而似乎,我們常常會忘記活在當下,而是活在過去,擔憂著未發生的未來。

用實際的人事物來講解過去、現在跟未來好了。

過去的我,當過電腦工程師,假設現在,我不摸電腦,不修電腦,未來,應該也就不會跟電腦工程師扯上關係,怎樣改變過去呢?活在過去又是怎樣?

對於我來講,當過電腦工程師,這是一件事實,但這是過去式,現在的我如果不想當電腦工程師,我可以完全不提,完全不講,改變我所有相關連性的東西,拒絕再接觸,那即使過去常常找我修電腦的人,也會因為我的拒絕,而轉找其他工程師,久了,他們甚至忘了我曾經是工程師。

而當所有人都忘了,甚至連我自己都忘了,沒了這個記憶,過去就不存在了,但…當過工程師這件事,是實際發生過的事,相對於我而言。嗯…這個例子好像怪怪的…要放下過去好像應該提些比較不舒服的例子…

這麼說吧…過去的發生,是事實,是經歷,我們能改變過去所留下來的現況,而過去發生存在的事實,對於我們來講,則是無法改變的…嗯……我發現…在這是會讓人覺得矛盾的……好吧…等到耶摩想到更清楚的例子時再補上好了。

突然又想到…怎麼解釋…活在過去…而這個活在過去,通常又以負面情緒較多。

例如一個人失戀了,這個人因為失戀,產生了很多的情緒,會覺得對方對不起他,會覺得被欺騙,被怎樣怎樣,也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夠好之類的,總之是一堆的情況,但…失戀…只是相對於當下來講是這樣,隔一天呢?新的一天,是新的開始,在那個時刻的你,沒有戀情的存在又怎麼會失戀?只是在那時刻,這個失戀的人,把自己又丟回到前一天,然後又持續的感受著失戀…

好像屁了蠻多的耶…愛睏丫呢…
不過擔憂未來還沒講…

擔憂末來好像之前po文有提過,擔憂未來最多的,大概就屬父母對子女了。其實還沒發生的事,是不是一定會發生?這個我們不知道,如果發生了,那…擔憂也沒用,如果沒有發生…那…擔憂不就多餘?

每篇文章,都只有部份的理論基礎,而每個理論,絕對無法套用在所有的事件之上,前面講過,對或錯,是相對而言的,對錯其實並不那麼重要。

不負責任,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不認同,是一種認同的觀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耶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