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較一下世界上著名的弓, 西方世界中最有名的是英國的紫杉木長弓, 此弓係以取自一整根紫杉木的心材製作成弓幹. 此外, 紫杉木長弓的成功有很大的原因跟弓手有關. 英國當時的軍隊體系中, 威爾斯長弓兵並非職業軍人, 而是自耕農. 他們都是身高在170公分以上的壯漢, 具有足夠的力量及臂長來使用長弓. 加上英王還立法規定自耕農需每週至少習射2, 又舉辦許多比賽鼓勵習射. 且戰後的賞賜極為豐厚, 一次戰事能獲得的恩賞差不多等於一個自耕農一年的所得. 因此習射之風極盛. 但是長弓兵其實是被誇大了. 以英法戰爭中最為著名的亞金特拉戰役為例, 英國以七千名長弓兵(另外還有1200名的步騎兵)迎戰法國的3萬騎步混合軍.大獲全勝. 可是最新的考證顯示, 當時英國的鐵製箭頭其實射穿不了法國的鋼製甲冑. 長弓的射程是足夠, 最大平射射程可達250公尺. 但是箭的威力太低. 法軍其實是相互推擠以及被英國士兵以刀刃肉博殺死的. 這也證明了有了強力的弓, 仍需良好的箭矢配合才有威力, 不然光有射程也是無用.


再來看看和弓, 由於日本缺少畜牧業, 無法提供大量的動物的角, , 筋等彈力材料, 和弓係以竹或是藤製作, 這使得和弓先天上的弓幹彈性就不足. 加上古日本人的身高及臂長都遜於現代人. 雖然以特別的握持法以增加弓的開合, 但是這卻帶來兩個新的問題. 1. 上弓的速度會變慢. 2. 需要更多的練習. 第二點更是致命傷. 因為古日本對於習武的限制很嚴, 一般平民連持有武士刀都是犯禁的事. 能夠習武的主要是武士階級, 可是弓術是需要長時間練習才能掌握的技術, 而武士階級的人數有限. 這使得弓兵的人數一直不是很多. 加上桃山安土時代後, 各大名的主要兵力改以平民長槍兵為主, 火銃兵為輔, 弓兵進一步地沒落. 現在的弓道, 都是以平安時代所流傳下來的古風傳承, 不論是三十三間堂射箭比賽還是流鏑馬都是如此. 而以三十三間堂的距離只有60~70公尺, 可以確定這是和弓的有效射程(以平射而言).


再來看看中國, 以漢民族的弓箭發展來看, 中國的弓發明甚早, 甚至有蚩尤發明之說. 而春秋戰國時代, 不論是車戰或是騎步戰, 弓箭都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戰車兵三人之中就有一名是弓手,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不但代表弓箭在中國很受重視, 也代表了早在戰國時代, 北方遊牧民族的騎射已發展的很強盛. 歷代名將幾乎都以[擅弓馬]聞名. 不過中國的弓發展的全盛時期是從漢朝自唐末, 三國時開始出現了連人帶馬都披以重甲的鐵騎, 這很顯然是因為弓箭的威力及密度強大到騎兵需要重甲以保護自己. 而到了隋唐時代, 弓的配備率為100%, 每一名士兵的基本配備就是刀1, 1, 30. 而士兵的箭術要求為[百步內4發中2], 加上中國自漢末就已有初級鋼的出現, 大量製作鋼箭頭也不是問題. 這使得中國的弓, 不論在射程及殺傷力上, 都勝過當時世界上的各國. 而且有大量的弓兵可運用, 不論是野戰還是攻城戰, 弓箭都很受重視. 但是到了宋代, 漢民族的弓箭發展開始走下坡, 這是因為火藥的出現, 運用火藥, 可以有效的增加箭矢的射程及威力, 加上中國還有弩這種武器, 使得需要大量習練的強弓, 慢慢地不再受到重視. 中國長弓主要是用杉木, 桑木, 檜木, 或是竹藤等材料製作, 並會加上動物筋以加強彈力. 弓弦則是南方以絹絲塗上蠟製作, 北方則是以動物筋製作. 一般最大平射射程約為200-250公尺, 但是有效射程則在100-150公尺左右, 對付身穿甲冑的敵人的殺傷射程則在百公尺內.


而蒙古騎弓則屬於複合弓的一種, 弓幹的主體仍是木材, 但是加上了大量的動物角(弓弭), (弓幹及弓弦), 並以動物膠黏合. 使得騎弓的弓並不長但是弓力卻比得上長弓. 騎弓最大的魅力在於開合較小, 因此能夠快速的射擊. 實際的射程要達到150公尺以上並無問題. 加上當時蒙古久經戰事, 士兵多為歷戰的善射之士, 而箭矢也是鋼製的, 具有強大貫穿力道. 蒙古西征歐洲時, 不但有當代最快速機動的軍隊,也有足以制敵的強力武器, 不過相對的蒙古當時的甲冑發展較差一點. 主要是仰賴機動力. 加上拔都西征時, 軍力儘為各部族將領的長子領軍, 士兵都是最優秀的.有精兵猛將, 配合強力的武器及靈活的戰術, 才是大破俄羅斯及歐洲聯軍的主因.


說實在的, 由於時代背景, 技術水準, 面對的敵軍, 己方士兵的戰技程度等等不同的因素, 要實際上分出哪一種弓最好其實有一定的困難. 甚至說武器較劣的一方戰勝武器較好的一方也不少見. 若純以射程論, 一般的看法是英國長弓為最好的弓, 其次為中國的長弓及遊牧民族的騎弓, 日本的和弓相關的發展甚少, 而且後來也不怎麼受到戰場上的重視, 成了一種貴族間比賽休閒的技藝, 一如西方劍術到後來的西洋劍擊一樣, 在戰場上並不實用. 至於弓箭的威力得配合箭矢才能作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耶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