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學剛開學不久,有一天女兒放學後,一進家門就說:「媽媽,明天開始,我每天都要帶一塊錢去學校。」

我覺得奇怪,問她:「為什麼?」女兒說:「我們老師以前教的班上有認養一位在斯里蘭卡的小孩。那個班級升上三年級了,現在換我們班上開始存錢,等到學期末再捐出去,若沒有滿七百元,老師會補足差額,這七百元可以讓他用很久了。」

我仔細看聯絡簿,沒有看到要每天帶一塊錢去學校的規定,便問女兒:「為什麼聯絡簿上沒寫?」女兒回答:「老師說:『這是自由捐款,可以的人,每天帶一塊錢來投入存錢筒。』所以我想要幫他。」

我回想之前的家長日,班級後面的布置欄上貼有一張醒目的外國人照片、一張英文親筆的感謝信及中文的翻譯。當我仔細觀看時,老師走到身邊解釋說:「我每教新的班級都會發起學生捐款,希望學生能幫助跟他們年齡相仿但有困難的小朋友,不過沒有強制性。」

每天捐一塊錢是我們的能力所及,但是要記得讓女兒帶去學校,恐怕有時會忘了,所以我就說:「可以一次捐五元,然後一星期都不用捐了。」女兒回答:「不行,老師說:『只能一天一元,不能五元或十元。』」所以我就在聯絡簿外面加釘一個小封口袋,每天簽聯絡簿時都順手放入一元。

我很高興發現女兒現在面對買東西找回的一元時,態度開始轉變了,她不再認為是小錢,而是滿心歡喜的說:「一塊錢也能幫助人。」透過長期的小額捐助,小小年紀的她也知道積少成多的道理了。

-----------------------------------------------------------------------------------------------------------------------------------------
長期持續的累積,就會很驚人,學習也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耶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