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多出來的一年用來旅行,對許多西方年輕人來說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並且把這樣的一年叫做『the gap year』。


Gap 就是一條溝,「溝」的意象很具體地將生命劃出了階段,大學畢業可以是一條溝,忽然找不到生命的熱情所在也是一條溝;換工作是一條溝,事業太過順利,從此再也不能停下腳步來欣賞人生風景也是一條溝。對於從小嬴在起跑點,從此終其一生害怕自己落後,沒有跑在最前面的亞洲年輕人來說,永遠沒有多出來的時間,就算看到了生命的溝,往往也選擇咬緊牙關,大步一邁就草率通過了人生的重要階段。


一條又一條的溝,只有失敗者才會停下腳步猶豫,就像一道道特別困難的數學習題,明明知道遇到了重要的瓶頸,卻以沒有時間探其究竟為藉口,所以就勉強死背,或是抱著僥倖不會考的心理過關,所以錯失了一個又一個思考、突破的機會。


西方年輕人習慣對自己誠實,因此當我們毫不猶豫,跳過一個又一個人生的障礙時,西方的年輕人卻一一選擇掉進「溝」裡,用一年去旅行,去見識,如果一年後還不明白世界是怎麼回事,還繼續留在溝裡,第二年,第三年,直到清楚明白了,才跳出溝外繼續人生的下一個階段。


英國的Susan Griffith寫了一本書,書名就叫做,就是鼓吹年輕人應該趁著剛畢業,不要急著跨到溝的另外一端,而是花一年的時間去旅行去探索世界,裡面深入地分析拿這一年旅行的利弊得失,如何跟校方還有未來的雇主溝通這個想法,如何計畫和籌錢,列出年輕人在旅行途中可以在全世界打工的工作機會,以及如何趁機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雖然書中實用的資訊,不見得適應亞洲的年輕人,但書中年輕人們現身說法談他們這一年的經驗,那是超越國界的。


美國人的口頭語有一句是這樣的: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 you stronger.


意思就是說,無論吃什麼苦頭,只要沒奪走你一條小命,能熬得過來就會功力大增,這就好像小時候打預防針以後,似乎總要發一點燒,但是一旦有了抗體,燒退了以後就可以放心地去跟長水痘的小朋友踢足球,應該是同樣的道理。


旅行有許多形式。放肆的就背起背包吧!保守的就出國唸書吧!總之,總要最大限度地為自己做點什麼。


這樣說或許稍嫌誇張,但是我相信一個地球人對於世界旅行所有問題的答案,都在旅遊指南書的權威『寂寞星球(Lonely Planet)』可以找到。(http://thorntree.lonelyplanet.com)尤其是像我一樣,對於蒡蕪的自助旅行資訊缺乏耐性的人,這個網站是一個不錯的起點-如果不是終點的話。


點進worldguide,全系列旅遊指南裡滿滿的資訊,全部在網上詳細分類提供免費查詢,並且隨時更新,地球上沒有遺漏的角落。如果有任何問題,點進 thorntree討論區吧,無論是想要找一個夥伴共同去攀登喜馬拉雅山的珠峰,還是想要聽有經驗的旅行者,對於你量身訂做的環遊世界機票(RTW Ticket)行程提供批評建議,或是哪一個城市要睡在哪一個車站的長椅,只要是誠心誠意的問題,在這裡都會得到誠心誠意的回應,有時甚至太過熱情,收到上千個回覆也說不定。自助旅行者對於世界的熱情,以及對於陌生人善意的付出與接受,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果真的沒有辦法放下,那至少利用自己還是個學生的時候,找個短期工作到海外去吧,是本每年更新一次的求職指南,專門針對年輕人出國短期工作的機會,去帶帶夏令營吧!去難民營三個月教書吧!無論如何,在三十歲以前,給自己一個透過自己的眼睛來認識世界的機會,也算是一種公平。


很多事到了一定的人生階段,就不會再回頭去做了,像是嘔出五臟六脯般的初戀,像是睜大眼睛認識世界,像是刻苦耐勞自助旅行。


自助旅行應該是歷史最久,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線上遊戲,隨時總有幾百萬個人同時在線上,勝利者是那些用自己的方式,看出世界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的人。一個人沒有看過米蘭入夜後蜂擁而出的娼妓,或是曼谷街頭發毒癮的流浪漢,就像沒有看過富士山的皚皚白雪,或是迪士尼樂園的米老鼠,都對世界有像困難數學題的盲點,難保不會在日後失足掉入溝裡,卻不知道該如何爬出溝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耶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