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古典樂壇知名度最高的作曲家,放眼望去確實非貝多芬莫屬。貝多芬(Beethoven1770~1827) 生於德國波昂的航空母艦級音樂家;知道貝多芬這號人物已經不是所謂專業知識,而成了一種常識,連幼稚園的小朋友,都知道<背了就會多分>的貝 多芬,除了它的名字容易記之外,它的招牌歌”等.等.等.等-----“三短一長象徵命運叩門的聲音,早己深深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幾乎成為每個人對古典 音樂的第一印象。 說到這首<等.等.等.等----->讓我想起一則頗爆笑的廣告:一男子上機列印資料,印表機的速度卻像蝸牛在爬,等得人柔腸寸斷,把脖子都 睡歪了,產生嚴重的傷害而戴上頸部矯正器。此時,耳邊適時帶出貝多芬的第五號交響曲”命運”的第一樂章開頭三短一長的聲音,還費心打上”等.等.等.等- --“切合主題的字幕,實在傳神。 不過,我們言歸正傳。古典樂壇倒是流行另一種較浪漫的說法:音樂史上, 貝多芬被塑造成一生與命運摶鬥的超級戰將,但卻又沒女人緣的傳奇人物。他的勵志故事是名人傳記架上不可缺的人物之一,他的失意事蹟,又成了言情小說不可減 損的題材;人家蕭邦有喬治桑、舒曼有克拉拉,即使有同志傾向的柴可夫斯基都有梅克夫人傳為佳話,貝多芬雖然有數不清的韻事,是個超級多情種,但實在擠不出 任何一個女的可與他認真的排在一塊,或許貝多芬的血液中潛藏著飄泊不定的因子,註定他孤獨一輩子。話說貝多芬在他最意氣風發,準備到維也納一展長才的時候,發現他患有耳疾,而且耳朵的壞東西迅速的侵犯到他的聽覺,到最後甚至聾掉(當時才32歲)。一般人經歷這種事情都會呼天搶地,大嘆上天不公,更何況是靠耳朵謀生的音樂家。 貝多芬一夜間老了許多,如同我們所熟悉的貝多芬畫像,一頭亂髮&怒髮衝冠&兩頰消瘦&怒氣凌人,一般人有的情緒反應,暴躁易怒+情緒多變+自殺尋短的症狀貝多芬都有,貝多芬甚至沮喪得寫下現代人所熟知的海里根遺書。在與外界暫停溝通的情況下,他似乎能傾聽內心世界吶喊的音符,尊重自己努力掙扎摶鬥的生命,於是貝式風格越來越明顯,作品越來越主觀,他 終結了古典樂派客觀講究形式與規則的處理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主觀自我投射,他作品充滿了波濤洶湧的悲劇情懷&強烈的熱情渲洩。把作品度對比加大 &音域加寬&和聲變厚&節奏變活潑&轉調變自由,將和聲的進行跳脫出古典的規範。總之,他使音樂從古典傳統中解放出來, 掀起另一浪漫主義風潮,成為跨越古典時期開創浪漫時期的偉大傳奇。世界因為貝多芬變奇妙璀璨了。向來喜歡打開天窗說亮話的他。堂而皇之開門見山的主題是他貫有的表達方式,他創造力過人,9首交響32首鋼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5首鋼琴協奏曲全是重量級作品,尤其第九首交響曲,人稱不朽九首,名聲顯赫。後代作曲家要振筆疾書之前莫不細思量,下筆總會再猶豫,沒人敢向”第10首”交響曲挑戰,樂壇始終有第九魔咒的阻咒,縱然還是有不少音樂家鐵齒地嘗試創作,最後不是在第九完成時過去,不然就是在寫作第十號交響曲時去世;布魯克納&德弗亞克如此,馬勒&佛漢威廉士亦是。”九”是貝多芬的完美句點,是後世音樂家的終結。


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ulia67082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耶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