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職場如戰場 不充電就淘汰
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年代。
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為未來的新東西他全都不會。」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也說:「下一個社會與上一個社會最大的不同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下一個社會則是工作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
比爾蓋茨與彼得杜拉克的說法都指向一個重點,也就是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只占二○%,其餘八○%的知識是在我們踏出校門之後才開始學習的。一旦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學習,那麼你只擁有二○%的知識,在職場競爭叢林中注定要被淘汰。翻遍所有成功人物的攀升軌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斷充電學習,為自己加值,白領階級想要站穩位子並獲得升遷,不斷充電就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圖說:主管的績效表現在管理能力上,適時加值領導課程,有助更上一層樓。(劉咸昌/攝)
《今周刊》第344期/文:謝春滿、林祝菁
從文化學院歷史系,到台大商學院碩士,最後拿到政大企管博士,潤泰集團負責人尹衍樑個人的求學經歷充滿傳奇,他認為讓自己從不良少年脫胎換骨的關鍵就是不斷學習,也因此他非常重視幹部的學習,他手下用的博士、碩士之多,堪稱名列企業界前茅,這些幹部的學習歷程多是在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完成的。因為他們清楚,在好為人師的尹衍樑手下做事,不進步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當京華投信被英商保誠集團購併過程中,原來的京華員工彷彿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所有的報告都得用英文撰寫,英文程度很好的總經理曹幼非親自用紅筆修改員工所寫的報告,每每愈改愈生氣,改到氣不過時,他破口大罵說:「再不把你們的英文搞好,就通通請你們走路!」
進修,在失業率節節高漲的今天,似乎已成為保住飯碗,甚至是獲得拔擢的必要條件。像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體會充電的重要性,願意花上百萬元,帶領四十位幹部,集體參加黑幼龍的卡內基十三堂訓練課程。在這期間,他赫然發現團隊成員在不斷地學習刺激中,可以激發出更多的創意,例如有幹部提出將俱樂部轉型,做腳底按摩、晚上的自助餐廳變夜總會,這些構想都會在未來的晶華飯店中看到具體的實踐。
這樣的進修在夜幕低垂的政大看得最一目了然。每逢周一到周五,位於台北市木柵區的政大校園路燈才剛亮起來,就可見一輛輛轎車開進校園。車子停妥後,陸續跨出來的個個都是西裝筆挺或穿著套裝的白領上班族,他們都剛離開辦公室,就立即驅車邁入校園,從企業負責人、主管、基層人員換個身分來這裡當學生,這些上班族有的才進職場沒多久,有的已經位居公司要津,他們來這裡的共同理由就是「充電!」彌補知識的不足。
場景再拉到一家企管顧問公司,課堂內正進行「業務簡報」訓練課程,台下坐滿來自各個領域的上班族,台上則是任職於某上市公司的中年女性主管,她必須經常對其他部門做簡報,但是口才並不便給的她,每回做簡報都會被打斷,令她很氣餒,於是決定自掏腰包來進修。其他坐在台下的學員,也都是因業務需要來學習。
‧ 張忠謀:不學習就失業
一個人在校園學習到的知識很有限,著名的統計學者柴松林就說過:「念完一百本專業書籍就可以拿到博士,很多人從此不再念書了。」這樣的博士恐怕在現今的職場,愈來愈沒有生存空間。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說:「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大學與研究所學到的二○%到三○%,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幾乎等於零。」因此張忠謀強調,在職場的任何工作者,都必須養成學習的習慣。
張忠謀坦承,在踏出校園時根本不認識transistor(電晶體)這個字,這並非他無知,而是當時很少人了解電晶體,可是不出幾年,很多人都知道電晶體的存在,「可見知識是以很快的速度前進,如果無法與時俱進,只有等著失業的份!」「無論身處何種行業,都要跟得上潮流。」
奇異公司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在「傑克‧威爾許領導智典」(The Jack Welch Lexicon of Leadership)一書中提到,他要求幹部每年固定淘汰一○%的員工,以維持公司高競爭力,如果幹部無法達成一○%的淘汰率,就會先遭到開除。現今失業率高漲,加上部分公司固定淘汰不適任員工,如果不想成為被淘汰者,只有像張忠謀所說的,必須不斷學習,才不會淪為失業族。
‧ 認知自我的不足 宋文琪從祕書變總監
在職場中最常見的充電需求往往是面臨職務轉換之際,例如從行政工作轉換成業務工作,工作性質完全變了樣,從原本熟悉的領域進入一個全新領域,此刻惟有立即進行充電,才能勝任。
怡富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宋文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宋文琪第一份工作是祕書,其後她在職場生涯中曾面臨多次職務轉變,經常被派去一個全新領域,但最後她都能勝任且表現突出,並再獲升遷,這都歸功於她不斷學習充電的結果。
現年五十歲的宋文琪,每在一個工作上獲得升遷時,她內心總是充滿焦慮,她不斷問自己:「我真的有能力去領導嗎?」儘管在工作上已表現得相當不錯,她還是疑惑不已,於是她選擇充電學習,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例如,她被派去管理基金的時候,完全不懂基金,「那時只好白天上班,晚上下班等孩子都睡著了,再開始念書,猛K專業書籍與資料。」
後來宋文琪又被派去管電子商務,對網路一竅不通的她,特別找專業人員來教,快速學習,很快進入狀況。每次把一個工作搞好時,她就再獲升遷,但每次升遷後,她都覺得自己「不足」,信心也不夠,因此她不斷充電。一路走來,她念過政大企家班、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以及無數不斷的進修課程。
‧ 不斷學習 李隆安補校生當總經理
四十一歲那年,宋文琪已經是高階的副總級人物,但她還跑到倫敦大學管理學院進修,窩在兩坪大的宿舍裡,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念到晚上,整整六個禮拜的時間,天天都寫心得傳真回公司。
宋文琪回憶起這段苦讀的經過,她認為這一切都值得,一趟倫敦之旅,讓她信心大增,「以後任何事都難不了我,打不倒我!」最近四年她又去政大念EMBA,今年一月二十七日論文通過,下階段她還想念法律,孜孜不倦是她的最佳寫照。
因為覺得不足而充電,讓宋文琪一路往上爬,台灣Epson(愛普生)公司總經理李隆安也是典型不斷充電的代表性人物,李隆安從大同高工補校畢業生,一路晉升為愛普生第一位台灣本土總經理;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朱富春三十年來學習英、日文不輟,從專員一路升到總經理,他們所憑藉的不是畢業時的顯赫學歷,而是踏出校門後的不斷充電學習,與張忠謀的看法不謀而合。
‧ 屈就學習法 楊秋霞從基層歷練
充電有助於職位升遷並達到成功目標,但是當你想跳槽時,充電也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技嘉科技總經理資深特助楊秋霞就是一個最佳案例。楊秋霞從求學時期就是選擇自己不會的東西去念,英文不好,所以她去念英文系,畢業後她看到科技是未來發展趨勢,但是沒錢去學,她就有點屈就地到台硝公司電子部當作業員。
楊秋霞後來轉換過多個職務,都是在科技公司從事海外據點開拓與業務拓展,在技嘉之前,她在磐英科技擔任副總經理,工作十幾年,成就還不錯,但是她認為自己在商業這個領域,只有實戰經驗缺乏理論基楚,因此她報名政大企家班,希望增強理論基楚,拓展視野。在企家班未畢業前,她就跳槽至技嘉,楊秋霞說:「充電讓我敢到一線廠去歷練!」未來她還有勇氣創業,她說:「這都要歸功於企家班給我的啟發。」
怡富基金管理部副理楊逸楓認為,EMBA課程可以補足財務及會計的不足,同時有助於拓展人脈,在那裡你可以向來自不同產業的人請教,未來可以運用在管理基金專業上。
英美菸草台灣公司的公共事務部總監關家莉,四年多來,每個禮拜都去上一堂三小時的英文課,從來不曾間斷,公司還曾經送她去英國做短期進修,六個禮拜就花了三十五萬元。她常自問:「我的每樣東西都比別人優秀嗎?」這個疑問,驅使她為了保持職場的競爭力,而不間斷地學習。
‧ 另類充電 劇場、舞蹈正流行
關家莉認為目前大陸是最有潛力的市場,因此在和擔任東森新聞部協理的先生陳國君商量後,決定爭取到大陸工作的機會。但是在有這個念頭之後她想:「我憑什麼資格跟老闆爭取赴大陸發展?」所以她選擇先到大陸念EMBA,如此不但可以更了解大陸市場的特性,同時也可以藉著與同學關係的建立,掌握人脈,為未來的可能機會創造更扎實的條件。
人脈可以創造資源,也增加更多成功的機率。不論是楊逸楓,還是關家莉,他們在念EMBA或企家班的過程中,可以更直接地累積人脈,而基於學習建立的情誼,不但少了世俗的爭鬥,還多了一分純真,往往在這裡建立的友誼,可以成為日後受用不盡的人脈礦藏。
很多人選擇重回校園或去上某些課程充電,但是卻也有人選擇很另類的方法,為自己充電,增加人脈。目前在航空倉儲貨運業界擔任副理的林建榮最近勤練高爾夫球,只要有空就往練習場或高爾夫球場跑,原因無他,「因為這個行業都是以高爾夫球聯誼,談成生意」。林建榮負責業務部門,為了拓展業務,一定要會打高爾夫球,所謂「打球花一天,談生意十分鐘。」打高球不只是運動而已,也是促進業務的加值法。
其他像業務員去劇場訓練表達能力,以及跳交際舞或佛朗明哥舞,都是白領階級為自己儲備能量的充電方式。
‧ 進步的人才 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
台積電經理曾晉皓認為,學習技能未必是有特定的目的,它可以內化成為個人的知識,好比說學星座,原本只是一種興趣,但如果遇到喜歡談星座的客戶,有共同的話題,就可以拉近彼此距離。聯電則認為,英文、電腦與管理課程是最基礎應學的東西,其他則視每個人專業的需要加強本業技能即可。
英文與管理課程幾乎是所有企業希望員工具備的能力,就連傳統企業龍頭台塑集團人事組主管也強調這兩門功課是台塑員工必修課程;至於金融業為自己加值最佳的方法就是考證照,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被雇用的價值。
黑幼龍《破局而出》一書引述摩托羅拉總裁曾在演講中說的話,強調學習與充電的重要性:「你不斷學習到的新事務,遠比你已經知道的東西重要很多(what you know is far less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are learning.)。」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你是否能保持學習的心態,而不是你的學歷。同時,不斷地學習意味著你的專業技能更多樣化、更深入,相對地,職場地位也愈穩固,等於為自己買了保單。
充電風潮已在各行各業蔓延開來,身為白領的你,絕不能在這波風潮中缺席
目前的社會型態,已經逐漸的轉成了學習才會有競爭力的情況,這個耶摩在前年上課時,老師便有提到了,老師也講了…以往有句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這句話對現在的社會不適用,應該要改掉,變成…學到老才能活到老…
這是一個不斷學習的年代。
比爾蓋茨說:「如果離開學校後不再持續學習,這個人一定會被淘汰!因為未來的新東西他全都不會。」管理學大師彼得杜拉克也說:「下一個社會與上一個社會最大的不同是,以前工作的開始是學習的結束,下一個社會則是工作開始就是學習的開始。」
比爾蓋茨與彼得杜拉克的說法都指向一個重點,也就是我們在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只占二○%,其餘八○%的知識是在我們踏出校門之後才開始學習的。一旦離開學校之後就不再學習,那麼你只擁有二○%的知識,在職場競爭叢林中注定要被淘汰。翻遍所有成功人物的攀升軌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他們不斷充電學習,為自己加值,白領階級想要站穩位子並獲得升遷,不斷充電就是邁向成功的不二法門。
圖說:主管的績效表現在管理能力上,適時加值領導課程,有助更上一層樓。(劉咸昌/攝)
《今周刊》第344期/文:謝春滿、林祝菁
從文化學院歷史系,到台大商學院碩士,最後拿到政大企管博士,潤泰集團負責人尹衍樑個人的求學經歷充滿傳奇,他認為讓自己從不良少年脫胎換骨的關鍵就是不斷學習,也因此他非常重視幹部的學習,他手下用的博士、碩士之多,堪稱名列企業界前茅,這些幹部的學習歷程多是在一邊工作一邊進修完成的。因為他們清楚,在好為人師的尹衍樑手下做事,不進步是很容易被淘汰的。
當京華投信被英商保誠集團購併過程中,原來的京華員工彷彿經歷了一場震撼教育,所有的報告都得用英文撰寫,英文程度很好的總經理曹幼非親自用紅筆修改員工所寫的報告,每每愈改愈生氣,改到氣不過時,他破口大罵說:「再不把你們的英文搞好,就通通請你們走路!」
進修,在失業率節節高漲的今天,似乎已成為保住飯碗,甚至是獲得拔擢的必要條件。像晶華酒店董事長潘思亮體會充電的重要性,願意花上百萬元,帶領四十位幹部,集體參加黑幼龍的卡內基十三堂訓練課程。在這期間,他赫然發現團隊成員在不斷地學習刺激中,可以激發出更多的創意,例如有幹部提出將俱樂部轉型,做腳底按摩、晚上的自助餐廳變夜總會,這些構想都會在未來的晶華飯店中看到具體的實踐。
這樣的進修在夜幕低垂的政大看得最一目了然。每逢周一到周五,位於台北市木柵區的政大校園路燈才剛亮起來,就可見一輛輛轎車開進校園。車子停妥後,陸續跨出來的個個都是西裝筆挺或穿著套裝的白領上班族,他們都剛離開辦公室,就立即驅車邁入校園,從企業負責人、主管、基層人員換個身分來這裡當學生,這些上班族有的才進職場沒多久,有的已經位居公司要津,他們來這裡的共同理由就是「充電!」彌補知識的不足。
場景再拉到一家企管顧問公司,課堂內正進行「業務簡報」訓練課程,台下坐滿來自各個領域的上班族,台上則是任職於某上市公司的中年女性主管,她必須經常對其他部門做簡報,但是口才並不便給的她,每回做簡報都會被打斷,令她很氣餒,於是決定自掏腰包來進修。其他坐在台下的學員,也都是因業務需要來學習。
‧ 張忠謀:不學習就失業
一個人在校園學習到的知識很有限,著名的統計學者柴松林就說過:「念完一百本專業書籍就可以拿到博士,很多人從此不再念書了。」這樣的博士恐怕在現今的職場,愈來愈沒有生存空間。
半導體教父張忠謀說:「我發現只有在工作前五年用得到大學與研究所學到的二○%到三○%,之後的工作生涯,直接用到的幾乎等於零。」因此張忠謀強調,在職場的任何工作者,都必須養成學習的習慣。
張忠謀坦承,在踏出校園時根本不認識transistor(電晶體)這個字,這並非他無知,而是當時很少人了解電晶體,可是不出幾年,很多人都知道電晶體的存在,「可見知識是以很快的速度前進,如果無法與時俱進,只有等著失業的份!」「無論身處何種行業,都要跟得上潮流。」
奇異公司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在「傑克‧威爾許領導智典」(The Jack Welch Lexicon of Leadership)一書中提到,他要求幹部每年固定淘汰一○%的員工,以維持公司高競爭力,如果幹部無法達成一○%的淘汰率,就會先遭到開除。現今失業率高漲,加上部分公司固定淘汰不適任員工,如果不想成為被淘汰者,只有像張忠謀所說的,必須不斷學習,才不會淪為失業族。
‧ 認知自我的不足 宋文琪從祕書變總監
在職場中最常見的充電需求往往是面臨職務轉換之際,例如從行政工作轉換成業務工作,工作性質完全變了樣,從原本熟悉的領域進入一個全新領域,此刻惟有立即進行充電,才能勝任。
怡富資產管理台灣區負責人宋文琪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宋文琪第一份工作是祕書,其後她在職場生涯中曾面臨多次職務轉變,經常被派去一個全新領域,但最後她都能勝任且表現突出,並再獲升遷,這都歸功於她不斷學習充電的結果。
現年五十歲的宋文琪,每在一個工作上獲得升遷時,她內心總是充滿焦慮,她不斷問自己:「我真的有能力去領導嗎?」儘管在工作上已表現得相當不錯,她還是疑惑不已,於是她選擇充電學習,以解答自己的疑惑。例如,她被派去管理基金的時候,完全不懂基金,「那時只好白天上班,晚上下班等孩子都睡著了,再開始念書,猛K專業書籍與資料。」
後來宋文琪又被派去管電子商務,對網路一竅不通的她,特別找專業人員來教,快速學習,很快進入狀況。每次把一個工作搞好時,她就再獲升遷,但每次升遷後,她都覺得自己「不足」,信心也不夠,因此她不斷充電。一路走來,她念過政大企家班、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以及無數不斷的進修課程。
‧ 不斷學習 李隆安補校生當總經理
四十一歲那年,宋文琪已經是高階的副總級人物,但她還跑到倫敦大學管理學院進修,窩在兩坪大的宿舍裡,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念到晚上,整整六個禮拜的時間,天天都寫心得傳真回公司。
宋文琪回憶起這段苦讀的經過,她認為這一切都值得,一趟倫敦之旅,讓她信心大增,「以後任何事都難不了我,打不倒我!」最近四年她又去政大念EMBA,今年一月二十七日論文通過,下階段她還想念法律,孜孜不倦是她的最佳寫照。
因為覺得不足而充電,讓宋文琪一路往上爬,台灣Epson(愛普生)公司總經理李隆安也是典型不斷充電的代表性人物,李隆安從大同高工補校畢業生,一路晉升為愛普生第一位台灣本土總經理;台灣證券交易所總經理朱富春三十年來學習英、日文不輟,從專員一路升到總經理,他們所憑藉的不是畢業時的顯赫學歷,而是踏出校門後的不斷充電學習,與張忠謀的看法不謀而合。
‧ 屈就學習法 楊秋霞從基層歷練
充電有助於職位升遷並達到成功目標,但是當你想跳槽時,充電也會為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技嘉科技總經理資深特助楊秋霞就是一個最佳案例。楊秋霞從求學時期就是選擇自己不會的東西去念,英文不好,所以她去念英文系,畢業後她看到科技是未來發展趨勢,但是沒錢去學,她就有點屈就地到台硝公司電子部當作業員。
楊秋霞後來轉換過多個職務,都是在科技公司從事海外據點開拓與業務拓展,在技嘉之前,她在磐英科技擔任副總經理,工作十幾年,成就還不錯,但是她認為自己在商業這個領域,只有實戰經驗缺乏理論基楚,因此她報名政大企家班,希望增強理論基楚,拓展視野。在企家班未畢業前,她就跳槽至技嘉,楊秋霞說:「充電讓我敢到一線廠去歷練!」未來她還有勇氣創業,她說:「這都要歸功於企家班給我的啟發。」
怡富基金管理部副理楊逸楓認為,EMBA課程可以補足財務及會計的不足,同時有助於拓展人脈,在那裡你可以向來自不同產業的人請教,未來可以運用在管理基金專業上。
英美菸草台灣公司的公共事務部總監關家莉,四年多來,每個禮拜都去上一堂三小時的英文課,從來不曾間斷,公司還曾經送她去英國做短期進修,六個禮拜就花了三十五萬元。她常自問:「我的每樣東西都比別人優秀嗎?」這個疑問,驅使她為了保持職場的競爭力,而不間斷地學習。
‧ 另類充電 劇場、舞蹈正流行
關家莉認為目前大陸是最有潛力的市場,因此在和擔任東森新聞部協理的先生陳國君商量後,決定爭取到大陸工作的機會。但是在有這個念頭之後她想:「我憑什麼資格跟老闆爭取赴大陸發展?」所以她選擇先到大陸念EMBA,如此不但可以更了解大陸市場的特性,同時也可以藉著與同學關係的建立,掌握人脈,為未來的可能機會創造更扎實的條件。
人脈可以創造資源,也增加更多成功的機率。不論是楊逸楓,還是關家莉,他們在念EMBA或企家班的過程中,可以更直接地累積人脈,而基於學習建立的情誼,不但少了世俗的爭鬥,還多了一分純真,往往在這裡建立的友誼,可以成為日後受用不盡的人脈礦藏。
很多人選擇重回校園或去上某些課程充電,但是卻也有人選擇很另類的方法,為自己充電,增加人脈。目前在航空倉儲貨運業界擔任副理的林建榮最近勤練高爾夫球,只要有空就往練習場或高爾夫球場跑,原因無他,「因為這個行業都是以高爾夫球聯誼,談成生意」。林建榮負責業務部門,為了拓展業務,一定要會打高爾夫球,所謂「打球花一天,談生意十分鐘。」打高球不只是運動而已,也是促進業務的加值法。
其他像業務員去劇場訓練表達能力,以及跳交際舞或佛朗明哥舞,都是白領階級為自己儲備能量的充電方式。
‧ 進步的人才 是企業最寶貴的資源
台積電經理曾晉皓認為,學習技能未必是有特定的目的,它可以內化成為個人的知識,好比說學星座,原本只是一種興趣,但如果遇到喜歡談星座的客戶,有共同的話題,就可以拉近彼此距離。聯電則認為,英文、電腦與管理課程是最基礎應學的東西,其他則視每個人專業的需要加強本業技能即可。
英文與管理課程幾乎是所有企業希望員工具備的能力,就連傳統企業龍頭台塑集團人事組主管也強調這兩門功課是台塑員工必修課程;至於金融業為自己加值最佳的方法就是考證照,增強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被雇用的價值。
黑幼龍《破局而出》一書引述摩托羅拉總裁曾在演講中說的話,強調學習與充電的重要性:「你不斷學習到的新事務,遠比你已經知道的東西重要很多(what you know is far less important than what you are learning.)。」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取決於你是否能保持學習的心態,而不是你的學歷。同時,不斷地學習意味著你的專業技能更多樣化、更深入,相對地,職場地位也愈穩固,等於為自己買了保單。
充電風潮已在各行各業蔓延開來,身為白領的你,絕不能在這波風潮中缺席
目前的社會型態,已經逐漸的轉成了學習才會有競爭力的情況,這個耶摩在前年上課時,老師便有提到了,老師也講了…以往有句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這句話對現在的社會不適用,應該要改掉,變成…學到老才能活到老…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